“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工业实力和制造水平的重要体现。”4月1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赵世堂说到,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居于重要地位,也是国资央企应该发挥核心功能,体现责任担当的关键领域。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在向新能源加速转型的重要战略窗口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蓬勃推进,全球汽车产业的能源动力、生产运营、消费方式全面重复,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共享化趋势更加明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引导力量。
近年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持续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中央企业不断加大资源投入,近三年累计完成新能源汽车相关投资超过1500亿,整车销量和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融通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聚力打造一汽红旗、东风岚图、长安深蓝和阿维塔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自主新能源品牌,形成了高中低梯次搭配的品牌矩阵。
着力增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已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180万台,正在持续完善以“十纵十横两环”为骨干的全国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加快建设包含制氢、储氢、用氢等在内的氢燃料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应用和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
赵世堂坦言,与行业领军企业相比,中央企业推动新能源转型的步伐还不够快、成效还不够明显,在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前瞻性技术创新、顶尖人才吸引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
不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资委将全力以赴推动中央企业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
第一,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投资布局。推动中央企业着眼于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布局结构,增强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整车应重点加强新能源汽车整车平台和生产专项建设,增强核心三电系统研发和制造能力,其他相关央企重点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投资布局,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配套供应体系。
加大锂、镍、钴等关键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尽早形成重点汽车芯片自主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第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前瞻、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更好发挥中央企业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作用,推动整车应加大需求导入和资源投入力度,聚焦先进底盘、新能源动力、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等行业共性技术需求,加快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力争实现一次研发多方获益。
推动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大力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抓紧前瞻性布局技术窗口期,加大高比功率氢燃料电池、高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电动汽车软件等前瞻性、引领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努力塑造产业竞争的新优势。
第三,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以开展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中央企业不断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让产业发展活力充分涌流。进一步强化考核引导,一企一策,研究制定差异化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举措。
集中资金支持,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产业链关键环节保证投入力度。完善人才政策,大力营造有助于用好用活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环境。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