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徐少山:汽车产业高质量减排的数据质量强化实践

  • 作者:百姓评车
  • 来源:百姓汽车
  • 时间 2024-09-03
  • 浏览:30148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联合协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本届论坛以风雨同舟二十载 携手并肩向未来”为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9月1日“供应链方向专题分论坛:20年绿色‘碳’索 双碳驱动·行业新航--共绘绿色产业蓝图”中,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少山发表题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减排的数据质量强化实践”的演讲。

blob.jpeg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 徐少山

    我的演讲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国内外绿色低碳供应链政策环境。第二部分,汽车产业碳排放现状与挑战。第三部分,数据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第四部分,未来展望与建议。

关于国内外的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政策环境,国内我介绍四个政策以及我们实践的两个课题,一个是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代表了咱们国家考虑节能减排、节能低碳最早是源于比较早期的绿色供应链的说法,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绿色低碳供应链,今年在政治局学习和两会工作报告里明确用了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这样的表述,现在更多考虑到时代的变化,更多是绿色低碳供应链。2017年的文件里提到汽车推动形成绿色制造的供应链体系。2021年的《探索建立绿色供应链的制度体系》、《“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时候已经明确提到了鼓励包括汽车这样的行业由数据来支撑碳减排和汽车供应链质量管理工作。最后一个是2022年《关于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里明确提出了包括汽车、机械、电子等等把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流程,也是与供应链本身有很大的关联。

在这个方向下,今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明确了以“揭榜挂帅”的名义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我们牵头的这个课题的名称叫《中央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研究》,已经在上周刚刚开完中期验收会,输出的成果将来国家会发布相关的文件,对于中央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的建设提出一系列的要求或者说指南来推动这项工作。另外在国务院国资委的研究中心里列了一个与数智化有关的课题,我们在供应链里面从绿色低碳和数智化方面都参与了相应的课题。此外,我们在协助上海市政府以上海为中心倡导了一个CN100,这个CN有双重含义,一个代表中国,另外一个代表碳中和,也是聚焦在绿色低碳供应链。

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一个最大的综合性认证机构,在低碳、安全、数字化方面一直做一些探索,但是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大家继续努力。国外政策一个是欧洲影响比较大的ESPR(可持续生态发展),原来讲绿色供应链,后面讲绿色低碳供应链,再后面发展到未来可持续供应链,把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到我们的供应链考核内容。

关于减少产品碳足迹和环境足迹,去年11月份和今年5、6月份由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和生态环境部的气候司分别发布了两个文件提到了碳足迹,实际上我们讲到碳足迹、水足迹,将来还有生产制造过程中销售的生命周期的水足迹的问题,环境足迹,这三个足迹内涵会越来越丰富。一方面企业面临的社会责任和技术研发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说明我们的行业发展还是为地球考虑更多的事情,再未来就是可持续发展。

关于电池法案这块,征求意见稿里面特别提到,出口三大件里面,光伏组件、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作为一个单独的产品,也作为汽车或者机动车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电池法案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现在提出的意见是要么电力方面用全国的碳排放指标,要么就直联电。所以我们未来区域微网、电力直联,在电池这个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里面我提醒大家注意,关于欧盟的CBAM和电池法案这样的指令,它对电池、钢铁、铝及其制品等提出要求,但是汽车整体并不作为它的碳税碳关税对象,现在的很多自媒体给的信息是极度不准确的,也导致一些企业包括一些汽车厂非常焦虑,应该认真对待,但是不要恐慌,应该积极,但是不要焦虑。包括电池法案里面,不同的电池都有它的过渡期。

欧洲议会批准对新型重型车辆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到2040年我们对重型车辆的排放要求比2019年要降低90%,这也有一些指标。2035年欧盟禁止燃油车的一些政策,2025年会有一些方案或者评估报告。美国发布的《交通部门脱碳蓝图》,这是行政法规,美国的行政法规不具备可持续性。

第二部分是关于汽车运行阶段的碳排放,从知识性的角度来讲就知道汽车主要是在使用阶段它的碳排放尤其是燃油车是这样一个情况,具体的细节不多说了。提醒大家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们的标准还有很多的欠缺,正在起草制定中,我本人和行业都期待这些标准尽快的出台,以便于落实和使用,当然在这之前团体标准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件事,减排技术罗列了一些,这些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包括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管理以及绿色制造的过程,以及各个系统的改进,包括能源回收和利用以及轻量化。

从车企本身来讲,咱们刚好碰到“两新工程”,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淘汰下来的很多钢铁能不能作为出口车里用的,这也是我们一个比较好的做法。至于在供应链里商业环境下有没有提要求,还有一些补贴性、刺激性的政策要求,各个国家、各个组织、各个协会是不一样的,如何应对取决于每个企业策略的不同。

关于数据方面,现在相关的数据采集的手段、存储还有知识产权、数据所有权保密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还需要做很多的文章,我们国家汽车领域减排,除了燃油车以外,钢铁行业做汽车板是重点,汽车是不是重点,但是作为燃油排放肯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第三个就是关于数据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一个是大家都知道MRV关于监测、报告和核查是全世界的重点,而且都是仅具备大原则、大框架,很多细节依然有要细化的空间,监测的对象、计算方法(现在我们的计算方法大多采用欧洲的方法,而欧洲的方法跟美国的方法并不完全一样),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会走入哪个方向,会不会发生变化这些都是有调整空间的。可以说未来5-10年内这个产业会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也是欣欣向荣的方面,包括监测方法以及不同的层级有国家的、区域的,当然对于汽车来讲相当于产品层面的。

碳数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无论是贸易还是政策包括未来,现在已经有两个国家提到的碳税,碳税是与碳排放挂钩的,与这些数据有关的就是很重要的情况,国际上都是采用核查的方式进行的。

数据质量重点在以下几个大方面。第一,完整性。第二,一致性。第三,准确性。第四,保守性和透明性。

四年前,我国在数据质量评估做了一定的探索,目前CQC基本上是全国著名的数交所的成员单位,在数据质量评估和数据资产交易方面进行了探索。上个月刚刚做了一个试点,我们围绕金融领域的一些数据作为保险的前支撑,因为数据资产前提就是数据质量要符合要求,制定监测计划、收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然后去处理这些数据。最核心的我认为是两个方面,首先是你要制定数据的监测计划,数据从哪来;其次是数据的处理,怎么来处理,包括脱敏、资产的评估,因为数据是拿来用的,收集来没有意义,能用上才有意义。碳的核查跟数据的结合通常有这么一个流程,这就比较简单了。

在这儿之前有文件的评审,核定一些边界,核定的方法以及要收集哪些数据。我也提醒在座的各位,碳数据的收集往往可能涉及到商业机密和国家安全,不是随便你去收集数据和披露数据的。现在受ESG或者透明度的影响,所以他愿意多公布数据,但要考虑到法律法规和带来的行业影响,还是要有序来进行。

最后是关于未来的展望和建议,我在两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交流。

第一,电动化。舆论上说氢能替代电能,氢能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它替代电能是不会的,包括美国发布的行政指令里面也是50%以上甚至到90%要转为电动车,所以他也是有一个这样的变化,并没有去否认这个情况。

    第二,供应链的绿色转型。这里面我们特别希望整个过程中要把物联网IoT设备和区块链的技术以及未来再加上AI技术给放进去,才能使得整个系统是有效的,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这三个技术缺一不可,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信用产生崩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姓汽车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