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五一、十一、春节长假出行,高速公路堵车必然成为热门话题。而近几年,电动车则成为热门话题中的热门。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高速堵车过程中,电动车充电慢、充电桩不够用等诸多问题。
我们经常能看到十几辆车围在在充电桩前面排队,我们按照一辆电动车充电30分钟来计算(这还是理想状态下,要想充满,所需时间更长),一小时只能充两辆车,10辆车充电需要5个小时,这对于着急回家或者返程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在目前阶段,燃油车仍然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达到28.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620万辆,而全国汽车总保有量为3.28亿(公安部统计数据)。
所以,电车要淘汰油车,任重且道远。
电动车,优势和短板并存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这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从销量层面来看,2023年8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量约为192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8.6%,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国内新能源车批发销量达到79.8万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8.2%,渗透率为35.7%。
车市实现了“淡季不淡”的突破,新能源车增速明显。
从产品体验来看,体验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关注的焦点。从三电系统到智能化,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有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电池续航方面,前几年,500公里续航还只是头部车企才能够实现的水平,如今已经成为绝大部分车型的及格线,哪家要是做不到500公里续航,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智能座舱、车机智联、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的进步,让消费者有了全新的体验,可以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打造了和燃油车截然不同的驾乘体验;而大冰箱、大彩电、大沙发等舒适性配置的出现,则是给场景化造车打开了一条可实现的路径,出现了诸如奶爸车、亲子车、女性车等新概念,全面满足目标客户的用车需求。
从技术进步层面来看,一体化铸造,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有助于提升汽车的整体性能;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推广,辅以大容量电池的出现,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解决用户充电慢、充电难的实际问题。
尽管,在销量增速、产品体验、技术进步等诸多方面超过燃油车,电动汽车在长途驾驶的场景中仍然短板严重——高速路途中的充电桩数量不足,导致车辆等待;高压充电技术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充电时间过长。
就是这个短板,导致了电动汽车备受诟病。当然这其中也有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打工人从各地聚集到一二线城市,节假日统一出行,奔赴各自家乡,500~1000公里的长途出行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1000公里+的,在这样超强度的出行大潮中,再有多少的充电桩也不够用。
欧洲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的充电桩紧张问题,因为欧洲多是小国,五六百公里的出行距离基本上就出国了。
因此,在中国节假日高速出行的这个痛点,被彻底放大了,这也成为影响消费者买车的因素。
混合动力成为过渡路线
前段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3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汽车900万辆,同比增长30%的目标。
《方案》将稳定燃油汽车消费作为重要部分,除了以往提到的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要求各地不得新增燃油汽车限购措施,鼓励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在2022年购车指标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购车指标,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等。还特别提到了“稳定燃油车消费,提出鼓励发展混合动力、低碳燃料技术”。
这就明确了对混合动力路线的支持。
新能源汽车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过渡。目前新能源造车品牌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而长期亏损对行业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现有阶段,汽车行业依然需要传统燃油业务的销售利润来维持基本盘的运行。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燃油车市场的稳定和巨大的规模体量,这是新能源汽车能够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
尤其是那些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传统汽车品牌。
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并非简单对立。在现阶段的新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中,混合动力自然就成了必然选择。数据显示,2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场整体销量294.36万辆,同比增长40.4%。其中,纯电动车销量200.6万辆,同比增长22.25%;插混+增程销量93.5万辆,同比增长105.73%。
插混和增程车型的销量已经成为推动整个市场增长的最核心推动力。既没有里程焦虑,又能享受到全新的产品体验的混动车型,被认为是符合当下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尤其是在长途出行的场景。
百姓评车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其本质还是一个交通工具,最基本的作用是把消费者安全地、毫无顾虑地从A点送到B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才是有效创新,否则只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如果说纯电动车一直存在节假日长途的短板,颠覆油车则无从谈起,更无法成为汽车行业的未来。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