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打响反击战,是自嗨还是翻身有望?

  • 作者:百姓评车
  • 来源:百姓汽车
  • 时间 2024-03-29
  • 浏览:23453

第十一代索纳塔的上市,让韩系车再次成为汽车圈的焦点,13.98万元的起售价,在合资B级车阵营中创下新低,性价比非常高,所以第十一代索纳塔能否拯救奄奄一息的韩系车,也成为热议话题。

时下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被边缘化,市场成绩已连续六年走低。通过第十一代索纳塔的定价策略和产品设计,能看出韩系车有着很大的决心重回当初的顶峰位置,只是硝烟四起的中国汽车市场,还容得下韩系车吗?

业绩冰火两重天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韩系车,却是海外市场的宠儿。现代汽车集团2023年全球累计销量超过730万辆,已经连续两年跃升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去年现代汽车全球销量421万辆,同比增长7%,起亚全球销量308万辆,同比增长6.4%,这种良好表现与国内成绩截然相反。

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韩系车能在海外市场吃香,还得从现代汽车集团的实力聊起。其实力不弱,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品牌,仅是排在丰田和大众之后。论品牌体系力,现代汽车集团比全球大部分汽车品牌都要强,当下现代汽车集团也是能够与丰田、大众等车企巨头扳手腕的汽车品牌。

有资金,有技术,现代汽车集团打造的产品也足够高品质并且省心耐用,实际上国内的韩系车在可靠性方面也素来有不错的表现,加上韩系车的配置也相对市面上多数同级别车型更高,因此整车有着很高的性价比,在全球汽车市场也收获了不少拥趸,因此韩系车在海外相当吃香。

但是与国际市场稳步上升的成绩不同,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2023年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1.5%,2024年1-2月韩系车在华的市场份额也仅有1.5%,已经处于市场边缘位置。

韩系车在华走向下坡路的转折点是在2017年,当时无论是起亚还是现代,都在一点点失去对中国市场的掌控力,对于韩系车在华落败的原因,韩系车企内外的因素都不可忽略。

当初韩系车在华走量,主要是自主车型的定位比较低端,品质低,配置少,同时丰田、本田等主流海外品牌车型的价格较高,这给了主打性价比的韩系车提供了发展空间。时过境迁,随着自主品牌在配置、设计、质量、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韩系车便受到强烈冲击,销量也快速回落。

韩系品牌当年多代同堂的车型战略,直接导致了品牌透支,而用低价换取市场的性价比战略,最终也导致品牌名誉受损,加上韩系车的推新速度慢,因此韩系车无法持续让人保持关注度,逐渐被消费者遗忘。

面对窘境,韩系车的发展策略也进行了调整,比如车型设计极致追求运动与个性、更换全新LOGO等,但韩系车没有从根源上解决痛点,比如在智能电动化转型方面,韩系车的步伐依然非常缓慢,纯电动品牌艾尼氪的产品迟迟不进入国内市场销售,高昂的售价使得韩系车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翻身并不容易

现在车市竞争愈发激烈,自主新能源车崛起后能够给国内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车型,韩系车在华的处境将会变得更难。不过与其他被边缘化的品牌不同,现代汽车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储备,同时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国内汽车市场永远充满机遇,若未来韩系车企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在实力方面足够出众,那么成为走量车型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同时现在被淘汰出局的新能源车企也越来越多,这也会给财力雄厚的现代汽车集团在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韩系车在华翻身的希望性仍存在。

现代汽车集团也曾表示不会放弃中国这个超级市场,会增加投入,尤其是在电动车领域,争取重新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北京现代在2025年将全面实现燃油车混动化,构建包括一款MPV车型、两款轿车、三款SUV车型在内的混动化产品矩阵,北京现代计划在2025年达成年销50万辆以上的销量目标。同样,起亚汽车也计划到2025年将其全球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增至8个,并且在中国市场侧重生产中大型电动汽车。

更多新能源产品入场,能壮大韩系车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力,但是韩系车企除了要将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导入中国,还要在产品质量、价格优势等层面多下功夫,更需要技术研发、设计与品牌塑造以及市场开拓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突破。

因为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越来越内卷,车企之间的竞争点也更多维,光靠产品好已经不能打天下。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份额,自主新能源车的市场售价不断下探,比亚迪靠着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旗下DM-i车型的价格已下探至10万元以内,而特斯拉也表示未来的新车制造成本会下降一半。同时各大新势力车企也主攻10-20万级中低端市场,这会给韩系车带来不小的挑战。

国内的汽车电动化进程正在加快,对充电基础设施及其解决方案的需求显著上升,为了有效解决纯电动车的补能痛点,现在也是越来越多车企大力布局超级充换电站点,彻底消除用户对纯电动汽车充电慢的焦虑。目前超级充换电中心已逐渐成为车企,尤其是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的新高地,小鹏、岚图、极氪等品牌纷纷加入超充的军备竞赛,所以韩系车想要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对其他品牌的超越,充电补能服务也得重点考量。否则,韩系车的结局就是被淘汰出局。

百姓评车

当年韩系车能够在中国市场度过一段躺着赚钱的时光,与当时自主车尚未崛起,留出了大片真空地带有关。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自主品牌在价格层面、智能化领域又有领先优势,韩系车就开始面临比历年都要难的挑战。

其实韩系车不是第一个在中国市场遇冷的品牌。福特和Stellantis都已经淡出中国市场,如果现代和起亚不赶紧找到解决办法,可能也要面临同样的命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姓汽车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