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晚,对于上汽智己和小米汽车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上汽智己L6上市过程中,因为PPT中与小米SU7对比数据出现了录入错误,小米汽车很生气,连续发布三条微博进行讨伐,并指责其作为上汽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竟会出现如此谬误,是其专业能力缺失,还是有意造谣抹黑。
并且义正言辞地说“智己公司在今晚发布会上对小米SU7 Max关键参数进行错误标注,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智己汽车反应非常迅速,在小米汽车发布檄文之前,智己联席CEO刘涛就在个人微博上市进行道歉。
随后才有了小米汽车的三条微博,此外,小米公司发言人强硬地表示不接受个人道歉,如果智己官方不进行道歉,将与智己对簿公堂。随后,智己汽车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以及致歉函,致歉函上面盖的是公关部的章。
至此,双方在社交媒体上的交锋告一段落。
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智己汽车和小米汽车的这场舆论战,双方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实力虽然比不上美国和前苏联那样,内容和形式也大相径庭,但是内在逻辑是一样的。那就是,竞争可以,但是有些事情是禁区,不能触动。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因为数据录入失误而造成的重大舆情事故,实际上双方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在利益面前,没有道德上的对错,关键看你收获了什么。
双方态度都没问题
是啊,在这场舆论战中,智己汽车和小米汽车都收获了什么呢?表面上看,刘涛个人道歉,智己官方道歉,好像是丢了面子,但其实智己赢在了态度上。毕竟是自己先出错了,把竞争对手的参数搞错了,这一点板上钉钉,是铁一样的事实。无论是刘涛个人方面,还是智己官方层面,对这件事没有进行解释,比如说是某位临时工干的之类的话术。
现在的车市竞争环境,其实对车企并不是很友好。无论是价格战,还是品牌营销,都让各家车企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应对策略。现在已经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阶段,而是看谁吆喝的声音大,看谁能够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瞄准细分市场的一个标杆品牌或者产品,然后在某些方面进行超越,借助这个标杆产品的流量,或蹭或踩,来完成自家产品的宣传。
这个套路,很多品牌都在用。小米SU7上市的时候,就全方位地对比特斯拉Model 3,和智己L6的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小米汽车的PPT审核严格,数据上没有出现纰漏。而智己L6却是“阴沟里翻了车”。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智己L6的翻车事件理解为葱快了不剥皮,萝卜快了不洗泥。好在刘涛和智己汽车的道歉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反应很快,也没找任何借口,显得光明磊落。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一个数据错了,只能说明PPT的内容审核流程有问题,并不能就以此认为智己汽车是故意为之。
在笔者看来,刘涛和智己汽车的及时反应,说明了其态度是诚恳的,也赢得了消费者和市场的谅解。
小米汽车作为目前阶段的流量之王,确实是树大招风。谁不想蹭上小米汽车的流量呢?这个没有办法,现在的竞争逻辑就是这样的。在智己L6这件事上,小米汽车看似斤斤计较、咄咄逼人,其实是在宣示自己的权威,有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意味在里面。
虽然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其他品牌对标小米汽车,但至少给大家提出一个警示,说话要小心点,别瞎对比,否则就法律部见。
谁输谁赢不重要
严格来说,智己汽车和小米汽车都各自狠狠收获了一大波流量。智己L6通过极致的列表对比,展现出自己不输于小米SU7的产品实力。过程中虽有瑕疵,但不影响大局;小米汽车则是又一次上了热搜,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这俨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这不禁又让笔者想起了2023年11月何小鹏和余承东关于AEB的那场互撕戏码。起因是何小鹏接受采访主动提起“友商AEB造假”,矛头疑似指向华为,随后余承东展开攻击,嘲讽“连AEB是什么,居然有车企的一把手还根本没有搞懂”,一场行业Battle就此上演。
随后是消费者吃瓜,媒体蹭流量,某车帝甚至还搞了一场直播,最后,何小鹏一句“感谢老余”收场,余承东回营。
现在回头来看,这好似一个局,把把所有关注智能驾驶的人都带了进来,注意力都集中到智能驾驶这个焦点上了,而彼时正是小鹏汽车和华为的城区高阶智能驾驶开始落地,相当于两位大佬联手做了一次推广,无形中宣传了小鹏和华为在城区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凡有人被种草了,很大概率不是买华为就是买小鹏。
这就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啊。所以,何小鹏和余承东谁输谁赢重要吗?不重要。把名声打出去才最重要,
说回智己和小米汽车的舆论战,也是一样的逻辑。区别在于,智己汽车的声量显然不如小米汽车,毕竟小米SU7一天的订单量就超过了8万辆,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智己汽车占了更大的便宜。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智己L6之所以能让小米汽车如此暴躁,根本原因还是智己L6的产品实力使然。刨除那个错误的参数之外,我们看智界L6超强性能版搭载了灵犀数字底盘、智慧四轮转向系统,充电速度更快,再对比电池容量、能量密度、峰值电压等参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概印象,智己L6超强性能版在纸面上的实力是不逊于小米SU7 MAX的。
智己L6在技术层面近身相搏,或许才是小米汽车咄咄逼人的真正原因。
百姓评车
现在的中国车市就是这样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甚至可以说竞争已经到了牙齿,先把对手咬疼再说。对于消费者而言,有竞争的市场才是好市场,越激烈越好。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